舉報
c聖 發表於 2020-6-30 05:53 太棒太棒了了,多年來除了洪吏院、dindin5487大有在討論與研究外,終於又有人 ...
Howard 發表於 2020-6-30 10:19 感謝C聖大撥時間來回覆,令外想請教2016、2017年大規模繁殖時死亡個體也是一隻隻吸出嗎? ...
c聖 發表於 2020-6-30 12:13 呵呵,果然是內行人,一問就問到重點。什麼換水、餵食都還好,清除死體工程才是要真正人命的 ...
Howard 發表於 2020-6-30 17:38 今日死了四十幾隻
tonycoenobita 發表於 2020-6-30 14:05 希望Howard也會成功. 題外話, 想起了某個叫鬼小虎的蟹友, 自已被批評養蟹太多時, 他說過問問繁殖陸寄居蟹 ...
ryoo 發表於 2020-7-1 16:28 在大自然中 寄居蟹洗卵後能夠成功上陸的機率其實不見得比人工繁殖高 畢竟大自然變數多天敵也多
c聖 發表於 2020-7-2 09:10 凹足幼生體型大小問題最近無法回覆了。昨日凹足竟把幼生產在產房的淡水盆裡全體陣亡(淡水盆也只有拇指那 ...
outrunner 發表於 2020-7-2 10:07 https://youtu.be/uALyc2Zkr5c 影片主角為上次排卵完被我抓出來嚇到的那隻,在淡水盆"洗"卵,卵期6/21-2 ...
c聖 發表於 2020-7-2 12:01 可惜影片解析度有點模糊比較不清楚,以outrunner一貫的超高水平,解析度似乎少了一位數? 我遇到下在淡水 ...
c聖 發表於 2020-7-2 15:07 我一直覺得最大問題是我們還不夠清楚蚤狀幼生在每一期大量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知道原因,就有機會去思 ...
Howard 發表於 2020-7-2 18:52 我也是觀察到白色和橙色死體都有,其中橙色佔多數!我也有想到白色死體可能是吃不到食物死亡,所以最近有 ...
c聖 發表於 2020-7-2 19:39 跟你討論都是拳拳到肉的實戰,真是爽快。吃不到食物的改善倒是比較容易去思考,我的作法跟你類似: 1.增 ...
Howard 發表於 2020-7-2 22:17 我也非常高興能和您討論,那篇論文去年底準備時有在國家圖書館網上看過簡介1.我的觀察與您相反,反而是白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小黑屋|手機版|陸寄居蟹研究室
GMT+8, 2025-4-2 16:06 , Processed in 0.0062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