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寄居蟹討論區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c聖

飼養15年的紅短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22 11:46:29 | 顯示全部樓層
C聖大的紅短腕實在超美的啦!
看到上方比較圖那張,紅短腕幾乎整個前半身都趴在您手上了,
C聖大不會擔心被紅短腕的那隻大螯夾到嗎??
這麼大的螯,感覺夾到一定會爆痛!!!
發表於 2017-9-14 17: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看完C聖大紅短腕的成長過程,除了感動還是感動!謝謝您的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7-9-15 02:51: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2# 美國紅雀


最開心的莫過於這隻紅短腕在2016年繁殖了上百隻的後代,目前這些小短腕都已經1歲了,過些日子再貼出。
發表於 2017-9-15 13:3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3# c聖
好的!等您分享新的經歷!另外小弟還有一個問題請教,您得陸蟹都越養越漂亮,成功的心得似乎您餵食海邊尋獲的蟹殼有絕對的關係,除此之外還需要多補充什麼食物嗎?
例如蛋白質或生的蔬菜等?小弟若偷懶一點,市場買螃蟹留下蟹殼不煮,然後用日光曬乾,這樣效果好嗎?
 樓主| 發表於 2017-9-15 16:32: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4# 美國紅雀

1.跟海邊找的細紋方蟹殼並沒有關係,因這幾年成家與處理幼生繁殖過於忙碌,所以已有數年沒有去海邊撿方蟹殼。我是沒有特別注意個體體色,只注意他們健不健康,還有可否生出後代。我現在都是去夜市買清蒸的牛蹄蟹腹部,處理去除蟹肉後的白色薄膜腹甲來餵食,以補充鈣質,這三篇是我之前的心得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7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95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5

去市場買螃蟹不煮曬乾,個人認為在曬乾過程會極臭,而且較為堅硬、完整一整塊的上層背甲的部分,陸寄居蟹也可能不會吃,最終能用的仍然是腹甲的白色薄膜,在經濟效益上可能較為不佳,但優點是比較方便,畢竟買清蒸蟹肉來處理,真的是很耗力的。
2.食物就一天兩種,天天換,葷素各一盤,另外以樹葉、樹皮、鈣質補充物為補充食物。蛋白質在葷盤的海鮮、肉類就有,生的蔬菜偶而餵,大多餵葉菜類為多。

3.若要說與他人在飼養法上有何不同,一就是起初時絕不買大個體來養,二就是始終使用隔離缸處理脫皮、三是缸內天然隱蔽物(山洞)遠遠多於攀爬物,給您參考。
發表於 2017-9-16 11:42: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5# c聖

謝謝C聖大您這麼詳盡的回覆,小弟一定遵循您飼育成功的概念及作法前進,只是小弟有一點違背您的概念,就是飼育大個體這點,因為小弟目前已經有好幾隻了,但是小弟一定會盡全力細心照顧他們的!您放心!
發表於 2017-9-16 11:48: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聖

謝謝C聖大您這麼詳盡的回覆,小弟一定遵循您飼育成功的概念及作法前進,只是小弟有一點違背您 ...
美國紅雀 發表於 2017-9-16 11:42

請問美國紅雀飼養大個體有多少年了?

我自已對大個體的意思, 也不是完全反對, 只是看太多飼養者沒有空間, 又要飼養大個體.
https://tonycoenobita.o-oi.net/Entry/1028/
發表於 2017-9-16 22: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美國紅雀 於 2017-10-23 11:48 編輯

版主,您好!小弟飼育棒球大的個體約5年的時間!牠在小弟手中脫過兩次皮,確定飼育沒有問題才添購更大的!
這是小弟的6尺飼育缸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04:0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飼養12年了,更新現狀。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04:05:59 | 顯示全部樓層
今年第三次抱卵。
抱歉未能拍得很仔細,因為抱卵腹肢深藏在螺殼中,一手持蟹一手又要控制相機,很難控制,常常難以拍攝的清楚,而且常會因此驚嚇到母蟹而產生流產,所以我不太喜歡拍抱卵母蟹。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04: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8# 美國紅雀

看來您有相當的飼養資歷,只是以前好像都沒有在討論區看過您?
這缸很美,大小跟我的一樣,我的想法仍是若可以增加隱蔽物,即已臻完美境界。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98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69
發表於 2017-9-17 14:34:0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1# c聖

謝謝C聖大的讚美,小弟很久以前加入該社團,當初沒注意到裡面有您及版主這樣的高手,(可能沒注意看)!覺得非常飲恨!自己這幾年都是問臉書社團的幾位高手同好,這樣慢慢摸索的!最近因為橙紅飼育問題,蟹友又轉貼您的大作,小弟看完後
簡直驚為天人,除了讚嘆還是讚嘆,沒想到台灣能有人如您一般,對陸蟹飼育做這樣持續的努力!希望以後您繼續這樣持續
得分享您的經驗!讓新進的蟹友能有學習正確飼育陸蟹的管道!您,加油喔!
發表於 2017-9-17 14:3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1# c聖
另外您提到增加遮蔽物的問題,小弟有個疑問?如果遮蔽物這麼多,每個星期要抓出全數的蟹出來曬太陽及泡水,豈不成為一項重大的工程!
必須將所以遮蔽搬出來!不知道您有經常讓陸蟹曬太陽及泡水嗎?
發表於 2017-9-17 15:28:2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c聖
另外您提到增加遮蔽物的問題,小弟有個疑問?如果遮蔽物這麼多,每個星期要抓出全數的蟹出來曬太陽 ...
美國紅雀 發表於 2017-9-17 14:37


我在另一篇也看到, 我覺得其實沒有必要抓出來曬太陽.
如C聖大大所說, 你的空間十分足夠, 應該可以加善利用, 加遮蔽物.
另外, 如果同一時間有多隻個體要脫皮, 那個椰土區是否不足夠? 應該要另外再準備多幾個隔離缸較為安全.
發表於 2017-9-17 16:34:4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4# tonycoenobita

謝謝版主指導,所以您也從來沒有抓蟹出來曬太陽嗎?另外遮蔽物一旦多了,缸內的蟹分散躲藏起來,您如何能觀察的那隻蟹的健康狀況及需要隔離脫的時間點?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17:3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2# 美國紅雀

您過譽了,其實很多想法是我個人經過試驗後的經驗分享,但不一定是正確答案,謹提出來請飼主們一起集思廣益討論而已。我個人沒有加入那些臉書社團,不太清楚那邊的討論情形,我想臺灣許多蟹友大概是加入臉書社團的為多,來這討論區的少,也請紅雀大在那發揮影響力,培養新飼主以精進飼養環境為宗旨的最終飼養觀念。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17:54:06 | 顯示全部樓層
1.我飼養至今,完全沒有將個體抓出來曬太陽及泡水。
我覺得這對個體的健康影響極大,因為陸寄居蟹本性就是性喜躲藏,所以放在沒有遮蔽物的空缸內,只會讓他們緊張的不斷抓缸壁,甚至在狹小的塑膠缸內彼此打架受傷。
提供數年前一個飼主的實驗,該飼主也是提倡爬蟲那套光照合成鈣質的觀念,所以把橙紅放到罐子裡,裡面置放海水並放在陽光下,結局除了橙紅體色越來越淡,最後也死亡。
http://www.tonycoenobita.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3


2.但是陽光對於蟹是必須的,所以主缸若有陽光照射,我想不必特意將個體拿出來曬,所以考量的應該是主缸的放置位置,保證主缸有一定的陽光可以照射到。至於海水是必須的,因我本有海水區,所以沒有為此特意處置。

3.因我平常有製作脫皮間隔表,所以哪隻蟹要脫皮了,大致上都可以判斷。至於健康問題,我覺得隱蔽物增多,所有個體均會呈現很輕鬆的態樣(不會到處亂抓缸壁),減少壓力,就會讓他們健康。
 樓主| 發表於 2017-9-17 18: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5# 美國紅雀


雖說使用隔離缸脫皮很麻煩,但確實可以完全阻絕脫皮時所受到的干擾風險因子。您的個體雖少,但破壞力也很夠,如有已有個體在椰土缸躲藏,也難保哪個不長眼的大個體在那個躲藏個體的頭上亂挖,等同太歲爺上動土。像我的紅短腕脫皮時,就是使用您做日光浴的塑膠缸做隔離缸,單獨的脫皮。
發表於 2017-9-17 18:07:02 | 顯示全部樓層
C聖大!真的感謝您的回覆!每個星期全部將牠們捉出來曬太陽及泡水,說真的還滿勞師動眾的!那這樣可以多增加一些遮蔽物讓牠們躲藏了!感嗯!
發表於 2017-9-17 18: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6# c聖

瞭解!小弟最近看臉書社團很多新手的飼育環境,也很想脫離該社團的念頭一直浮現!您的做法及努力,小弟會竭盡所能提醒後輩,避免不必要的觀念造成陸蟹一再的折損!
只是有些人聽不下別人的意見或不同的觀念,讓小弟非常困擾!但是能救多少就多少吧!
畢竟都是一隻寶貴的生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陸寄居蟹研究室

GMT+8, 2024-11-22 09:49 , Processed in 0.00622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