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之旅 2007

綠島之旅 2007

6月中到了台南旅行,借此機會到綠島2天,看看陸寄居蟹的棲身地,這是難得的機會看看野生的陸寄居蟹和牠們所棲身的地方到底是怎麼樣,而我最想看到的是大家總覺得沒有特別,樣子長得不太漂亮的凹足陸寄居蟹。這次出發前我也準備了5個大型的螺殼-貓眼蠑螺和鶉螺,如果看到背垃圾的陸寄居蟹,希望可以讓牠們更換,重過新生活。大型的螺殼-貓眼蠑螺和鶉螺,如果看到背垃圾的陸寄居蟹,希望可以讓牠們更換,重過新生活。

第1天 (有驟雨)

這天早上6時多從高雄火車站出發,乘坐3小時火車到台東火車站,再轉計程車到富岡魚港,坐船到綠島。

坐了40分鐘船,終於抵達綠島。到飯店安頓後,2時多便開始出發環島旅程。不過,因為沒有不懂駕機車的關係,所以唯有以腳踏車代替機車。

首先到遊客服務中心索取一些有關綠島的資料,走到詢問處旁的告示板看看,看到了< 我要一個家,不要帶離它 > 的宣傳告示,向遊遊客講解有關綠島內出現的垃圾陸寄居蟹的情況,叫遊客不要拾走島內的螺殼,把螺殼留給陸寄居蟹。從其圖片看到綠島的垃圾陸寄居蟹和我所推測的一樣,都是較大型的短腕陸寄居蟹(有人也說可能是因為短腕比較強壯,所以即使背垃圾也可暫時維持生命,但其他物種可能在沒有螺殼下,很快便死亡,所以造成背垃圾的都會是短腕陸寄居蟹)。心情其實也十分矛盾,一方面不想看到垃圾陸寄居蟹的情景,但另一方面也真的想看看垃圾陸寄居蟹的真實個體,希望可以給 牠們新的家。

 在詢問處取了一些資料,其中一份是關於勸告遊客行車時請慢駛的宣傳單張,以免輾死橫過馬路的動物。單張並列出綠島內的4段要特別注意的路段,叫遊客小心。不過個人覺得即使叫遊客慢駛,對減少動物被輾死無太大作用,這點稍後再談。

P.S. 宣傳單張上那隻灰白陸寄居蟹,應該是凹足陸寄居蟹才對。

取完資料後,便向柚子湖方向進發。首先到了燈塔那邊看看,在未發現到有陸寄居蟹前,先發現「禮讓蟹類孕母過馬路」這個路牌,有這個路牌,這裏豈不是會有凹足陸寄居蟹 ? 不過,到處看了一會,並沒有發現有凹足陸寄居蟹的蹤影,只在石灘那邊發現一些海棲寄居蟹的幼體。看這個路牌的內容,這段路應該是抱卵陸蟹往海邊的主要通道,可幸的是這通往這段路的車子並不多,而且路段不是很闊,希望抱卵的陸蟹能安全渡過吧。

繼續向東邊走,途中在柴口段便看到了「當心」這個路牌,這個便是遊客中心那張叫遊客小心路段的宣傳單張的其中一個指示路牌。不過我卻沒有看到遊客因這個路牌而減慢車速。而在附近的路段看到馬路兩旁有些透明「小道」,回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建設了生態走廊的實驗性路段。

踏著腳踏車一直走,終於在路旁發現凹足陸寄居蟹……的確是凹足陸寄居蟹,不過只是一隻 空空的左螯腳來,只是凹足陸寄居蟹遺留下來的殘肢。找了大半天,己經是5時多了,沒有看過一隻陸寄居蟹,不過找到螯腳也算是個好開始,因為這是我首次看到凹足陸寄居蟹的「實體」。

走到將近觀音洞那段路,忽然下起雨來,而且雨勢不少,只好找個有地方躲避一下。 雨停後,本想繼續向柚子湖進發,但原來往那邊那段路是斜坡來的,不能用腳踏車前往,而且時間也不早,唯有折返。本來以為今天一隻陸寄居蟹也看不到,誰知回程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回程途中到了海邊看看,一望無際的礁岩區一直伸延到海中另一邊則是一些藤條狀的植物 (不知是不是這樣說) ,跟著便是一些草叢。

在附近的草叢終於發現第1隻超小型陸寄居蟹,這隻超小型的陸寄居蟹應該是上陸不久,可能不超過1年。如推測一樣,小型的陸寄居蟹棲身於比較邊岸邊,小小的身體,樣子十分可愛。跟著在附近看到的都要一些超小型的陸寄居蟹。

本以為沒有機會看到中大型個體,誰知在草叢邊繞一圈的時候,突然有隻中型短腕陸寄居蟹從草叢中朝向我的方向爬過來。

我想是剛才的一陣雨使到牠們在雨後便得活躍起來,這是第一次看到野外的短腕陸寄居蟹,紫紅色的體色,很漂亮,而且十分有光澤。這隻短腕陸十分活躍,且具有其野外的本性 – 懂得自衛攻擊。不論從其麼角度拿著牠的螺殼,牠都會把身體翻過來張開大螯來嚇退敵人。

觀察過後便要把牠放回草叢,看到牠藏身於草叢裏,發現到其實牠所背的非洲大蝸牛殼除了重量較輕和在內陸較易找到外,可能也有著保護作用。看看下圖,驟眼看來非洲大蝸牛殼的顏色好像一塊枯葉 ,不細仔看的話,其實很難會發現牠們的存在。

不知這會否是另外一個陸寄居蟹會選舉非常大蝸牛殼的原因。

在發現短腕陸寄居蟹的同時,在旁邊也出現了一隻小灰白陸寄居蟹和一隻超小型陸寄居蟹。

本想在草叢邊繞多一圈後便離開,怎知第二隻短腕陸寄居蟹在這時出現,這隻短腕陸比第一隻還要大,大小像我之前飼養的那隻。雖然牠所背的螺殼不太算最適合,不過我沒有打算給牠較大的螺殼,還是希望留給垃圾陸寄居蟹。不知是否牠已經很大年紀了,牠的反應似乎比小隻的來得慢,看到牠這麼大的身軀,又在想一個老問題,不知牠在這裏生活了多少個年頭。
 
在野外看到陸寄居蟹,和在一些寵物店或攤檔所看到的感覺最完不同,可能說得比較誇張,但的確會有一種心跳加速的興奮感覺。

拍完照看著牠慢慢 向草叢進發,我便準備離開,這時發生一件小插曲。一家五口突然殺到,發現了這隻短腕陸寄居蟹,聽到那位爸爸說 :「很大支喔」,把牠拿在手上,隨後兩位小朋友們立即走來看看,跟著那爸爸看來後便把牠放到地上, 準備離開,沒想到他們的媽媽原來已偷偷地把短腕陸放進了她的袋子裏,還說把牠帶回家養,可幸那爸爸向她說教了一番, 打消了她的念頭, 把牠放回地上。當這家人走了後,我便去看看那隻短腕陸,就這樣放在地上實在不太安心,所以還是把牠放進較隱瞞的位置後才離開,順便拍了一些環境照片。

回到飯店已經很晚了,本來想吃完晚飯後再拿電筒出去看看,不過沒想到突然下起雷雨,唯有等待明天才繼續。

第2天 (晴)

第2天往大白沙那邊走,在中途的馬路上已經發現一隻短腕陸寄居蟹,可惜這是車輪下的犠牲品,整個身體都被輾碎了,破爛的腹部旁已聚集了螞蟻們在開大餐,而右邊那張圖便是非洲大蝸牛殼的碎片。親身看到這樣的情景,才會深深感受到牠們的確相當無助。

看完照片後你們能無動於衷嗎?

在往大白沙途中,又是因為要上斜坡而被迫截返(因為踏單車的關係),不過在附近的海灘,也發現了不少細小的陸寄居蟹。

細小的陸寄居蟹居往在海灘邊的草叢中,其實那裏除了一些草、木頭、石頭和花等天然資源之外,垃圾也頗多的。 垃圾包括有空水樽、塑膠飯盒、包裝紙、汽水罐、甚至皮鞋等等、其實遊客們真的很沒有公德心,再繼續下去的話,多美麗的海灘也會變成垃圾灘。

唯有從好方面去想,便是這些垃圾也許能為陸寄居蟹製造一下躲藏的空間吧。

終於發現凹足陸寄居蟹!!!!!

踏單車真的很累, 所以到了涼亭休息一下,吹吹海風,看看大海,感覺真舒服。沒想到在腳底下竟然滿佈了凹足陸寄居蟹,更加萬萬想不到的是牠們全 部都不是活體,而是一堆屍體……

一、二、三、四、五、六……一平方米的地方共約有40隻屍體,體型由小至水樽蓋到大至網球大小都有,各自各分佈的距離不太遠,感覺是不很自然,像是被遺棄的感覺。觀察過後我嘗試從三方面去推測牠們的死因:

① 集體到海邊產卵時被輾死? 不過觀看每一隻個體,牠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

  • 只餘下空殼,沒有肉
  • 沒有腹部
  • 雖有些個體有斷腳, 但身體沒有被輾過壓扁的痕跡
  • 附近只留下幾個破裂的非洲大蝸牛殼
    重點是沒有被輾過的痕跡,應該不是死於車輪下 吧。

這時想到了 另外二個可能性:

② 被人們集體屠殺,用作魚餌之用? 從牠們被遺棄的位置來看,真的有可能是被人們打破其螺殼, 再割了其腹部作魚餌,然後被棄置在一起。

③ 被業者棄屍荒野一段長時間。

以上只是個人的推測, 真正死因,天曉得……沒想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我最想看的凹足陸寄居蟹。真的十分難過。

把約40隻凹足陸屍首放在一起,感覺不是好受

觀察過凹足陸的屍體後,在附近搜索過,並沒有發現活生生的凹足陸寄居蟹,反而在附近的草叢中發現了一隻有趣的個體。

牠背著比自己身體細小的螺殼,我想螺殼內的空間只剛好擺放其腹部,當我把牠拿起來時,牠竟然自動造出裸體這動作,從螺殼中走了出來(看下圖),之前看過日本那本< 甲殼類學 – 蝦・蟹和其同類的世界 >的書籍,說過有一種海棲的寄居蟹在遇到敵人時會自動脫離螺殼逃生,不過我也未曾聽過或遇過陸寄居蟹會用這方法逃生。 這隻個體所背的螺殼,內部空間十 分小,或許是因為被拿起時牠的第四五胸足不能抓緊螺殼內壁,所以便從螺殼裏脫下來。不過都最後牠也自動返回螺殼內, 而我也把牠放回原來的草叢。

感想

綠島之旅終於完結了,以下是一些個人在遊覽過後的感想:

遊客服務中心的料資,都是叫遊客減低開車速度,甚至多走路少騎車,而路上的路牌大概也是叫大家減低車速。其實 個人覺得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可能只想告訴大家:「政府已經有做一些補救設施來幫助綠島 的生物」,但去過綠島的人都會知道大家開機車的速度有多快,40分鐘便可來一個環島遊,而且遊客的心態總會是「要趕著去每一處景點玩耍」,怎會理會那些叫大家開慢點的宣傳和理會路上的小動物。
 
其實個人覺得問題是:
① 究竟機車或車子要開得多慢才不會輾死牠們? 像人行那麼慢? 沒有可能吧。機車、私家車、旅遊巴士,這三種交通工具基本上必定會輾死牠們, 至於踏單車,即使不會把背螺殼的陸寄居蟹輾死,但對青蛙或蜥蝪這些動物也會造成威脅。

② 叫大家開車時望著地面,注意小動物? 真想知道有多少人會這樣做。

③ 叫大家多走路,少騎車? 綠島是一個讓遊人旅遊的地方,難道不讓遊客使用機車,叫他們走路來個環島遊,行多少天才能完成? 你是遊客,你會以腳代車嗎?

④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晚上才是陸蟹和陸寄居蟹的活動時間? 如果遇著6月至8月這繁殖季節,在晚上牠們為了到海邊放卵,要橫過馬路的機會變得更頻繁。不過在綠島晚上仍然會有不少活動 ,例如夜遊綠島、觀星、夜巡潮間帶、夜探梅花鹿、浸溫泉等等,這些活動也得使用機車吧,以我自己觀察,機車在晚上的速度並沒有減下來。

⑤ 看看整個綠島的地理環境, 幾乎整個島都被馬路環繞著,從樹林到海邊,馬路是陸寄居蟹必經之路,除了馬路,牠們沒路可走。
 
政府為了經濟效益,開發綠島,實無可厚非,不過卻沒有考慮到遊 客的流量會對綠島的生態造成破壞。雖然綠島 有豎立路牌,也有宣傳單張,但我想這也只是為了安撫保育人士,實際上根本完全起不了作用。 如果你親身到過綠島,便會明白。
 
其實唯一折衝的方法便是在通往海邊的馬路底下興建一些生態走廊,像日本所謂的「蟹道」,這可能是最理想的方法。 最近政府終於委託陳章波博士規劃綠島的生態走廊,作實驗性的測試。

但要在整個島上實施可不是易事,資金當然是問題,其次在馬路下興建生態走廊到底需不需要進行封路? 這樣會否對居民和遊客帶來不便? 說到底,政府會不會為這些小動物大灑金錢而影響綠島的旅遊業,承受直接帶來的經濟損失?

後記

到最後,沒有找到垃圾陸寄居蟹,這是不是代表環境有所改善? 我想並不是,當你在綠島逛街時,會發現島內有很多售賣背殼的商店,商店內 也有不少螺殼合乎陸寄居蟹的要求,例如蠑螺類。這個情景其實也相當諷刺, 這邊箱人們大肆宣傳叫大家到海灘不要拾走背殼時,那邊箱卻有很多商人在售賣形形色色,大大小小 ,不同類型的背殼。這不難想像為何陸寄居蟹在島內不能找到家。
 
回來後, 在網絡上發現了一個綠島居民林媽媽所設的部落格,紀錄了一些島內的生態發現。 我曾向林媽媽建議過可否利用商店內的螺殼來拯救垃圾陸寄居蟹,例如當發現垃圾陸寄居蟹時可以直接讓牠更換上新的螺殼等等(林媽媽說天然的蠑螺在島內很難找到,找到蠑螺背的陸寄居蟹可說是十分幸運),甚至我表示過可以支助他們購買螺殼回饋大自然。不過最後被林媽媽婉拒了,她說:「保護島內生物是島民應盡的責任。」

那我們呢?

Comments are closed.